主页 > 鸿蒙系统安装imtoken > 2019-09-27 央行数字货币、Libra和比特币:神话与前景

2019-09-27 央行数字货币、Libra和比特币:神话与前景

鸿蒙系统安装imtoken 2023-02-26 07:32:35

文章指南:

1. Facebook发行Libr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计划

二、比特币的背景

3、比特币在货币属性方面有哪些特点?

4. Libra和比特币的区别

5.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的区别

6.央行数字货币、Libra和比特币的前景

1. Facebook发行Libr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计划

2019年将在数字货币发展史上载入史册。 当我们几年后回头看时,会发现这一年发生的事件将影响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技术和思维。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正式向全球公布了其数字货币Libra的白皮书,吹响了互联网巨头进军数字货币的号角。

2019年8月10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正式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蓄势待发,并介绍了设计理念和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紧接着,9月4日,穆主任在线发布公开课,揭秘数字人民币的更多细节。

已经有很多文章解读了这两起事件。 我不想在这里谈论它们的意义,但我想澄清它们与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的区别,并期待它们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二、比特币的背景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比特币出现的背景。

2008年11月1日,一位名叫“中本聪”的用户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现金系统)。

中本聪发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是探索是否存在电子现金系统,其中任意两个成员之间直接进行转账,而无需通过传统的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

如果不通过传统的金融中介,如何确认转账的有效性? 唯一的办法就是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账本,可以验证交易的有效性。

为什么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动力去验证交易的有效性? 这就需要一套激励机制。

那么这套激励机制是如何激励大家参与交易验证的呢? 系统奖励第一个成功验证并用比特币打包交易的会员。

那么,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在没有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的情况下验证交易,还可以发行“电子现金”:比特币。

就在这份白皮书发布之前,2008年,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在美国爆发并席卷全球,最终刺激全球央行争相展开大规模印钞操作。

对此深恶痛绝的中本聪给这个新生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比特币发行总量规定了一个硬性上限:2100万枚。

为什么中本聪要设计这样一个没有传统金融机构中介的交易和货币发行系统? 因为在他看来,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过程中存在太多问题,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1. 中心化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纠纷的处理,这会增加机构的交易成本,阻碍频繁小额交易的发展。

2. 在某些情况下,交易纠纷会导致交易双方依赖可信赖的中心化机构进行协调。 对此,中心化机构要求交易双方提供尽可能多甚至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3、在中心化交易系统中,交易欺诈不能100%杜绝。

中心化金融机构带来的这些问题,增加了交易成本,阻碍了交易的自由。 更为严重的是,最大的中心化金融机构央行给法币的无节制发行带来了巨大的隐忧和风险。

比特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3、比特币在货币属性方面有哪些特点?

在比特币的众多特性中,除了涉及交易转移的各种特性外,我们重点关注比特币的发行、分配和价值生成过程。

1、我们先来看比特币的发行情况。

比特币的发行有一个非常广为人知的特点,就是它的算法规定它的发行总量是2100万枚。

很多人认为比特币值钱是因为2100万的上限。 不过笔者认为,流通量是否恒定并不是关键。 因为很多其他的数字货币,比如以太币,流通是没有限制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认可度。

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数字货币发行的所有规则都在不断的写在代码中,在什么情况下,发行量等等,所有的细节都是公开透明的,即使规则变了,过程和细节也完全公开。

那么比特币2100万的发行量上限是否可以改变呢? 当然可以,但是要进行这种修改,一方面需要比特币社区形成共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比特币矿工的配合。

如果社区中真的有人想修改这个上限,但是另一部分人不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将分裂。 如果有矿工愿意配合修改上限,那么直接后果就是比特币可能会硬分叉,一个上限为2100万的“新比特币”将诞生。 . 这时出现了“原始比特币”和“新比特币”两种区块链。 这两个链将同时存在于市场中。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矿工、投资者和行业最终会认可哪一个或哪个更认可,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整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

2017年,由于比特币社区的意见分歧,出现了这样的硬分叉,BCH诞生了。 虽然BCH在性能上大大优于比特币,但丝毫没有动摇比特币的王者地位。 这充分体现了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比特币的地位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反而会进一步巩固其“数字货币之王”的地位。

现实世界中,任何一家央行在发行法币时,其发行规则、发行量等政策细节都不会提前公开,不透明,更不可能与分叉币种自由竞争同时喜欢比特币。 情况。

在以上过程中,即使有人想修改发行规则(比如修改2100万的上限),也是极其困难的。 它绝不像现实世界中的央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政策。

2、我们来看比特币的分配机制。

在比特币系统中,货币的产生和分配是严格按照市场竞争规则进行的。 这里的市场竞争就是算力的竞争。 这个规则简单明了:比特币系统中算力强的节点被分配币的概率更大,算力强的节点才是对系统安全和交易验证有贡献的节点,所以得到奖励是合理的. 发币的过程也是产生货币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这个系统中产生货币,就必须有人做出相应的贡献,不会出现白拿红包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凭空产生货币。

在现实世界中,央行凭空印制法币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且,每次央行大洪水、超发法币,最先从系统内资金中获益的往往是大型金融机构,甚至是本该倒闭却倒闭的企业,这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极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美联储印钞救助了坏账缠身的“两房”、濒临破产的友邦保险和几大投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些获得救助的金融机构才是危机的始作俑者。

比特币通过去中心化的机制,极大地克服了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和分配上的这两个弊病。

3、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比特币价值产生的过程。

很多人仍然难以理解:比特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为什么价格这么高(截至发稿时,它的价格是8500美元一个)? 它是如何从一文不值变成今天一些人认为的“数字黄金”的?

事实上,在比特币诞生初期,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并没有交易。 在当时流行比特币的小圈子里,大家只是把这个新生事物当成了“电子玩具”,但这个“电子玩具”表现出与现有货币完全不同的特征。 正如早期的比特币布道者加文·安徒生早年布道比特币时常说的那样:你想试试比特币吗? 它是一种不依赖中央银行就可以发行的货币。 正是这种“不依赖央行”的特点,吸引了大批追求自由主义的网友比特币诞生的年份,大量的朋克代码爱好者,以及无数的黑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黑客发现比特币系统存在问题时,他们不仅没有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样大发横财,反而无私奉献自己的才华,无偿帮助系统解决问题。 因此,比特币的名声越来越大,其价值也逐渐形成。 当Laszlo Hanyecz用10000比特币买了2个披萨,比特币才真正成为了一些人认可的货币,然后在暗网丝绸之路的推动下一发不可收拾......

比特币价值形成的过程完全是自下而上的运动。 是在社会实践、考验、甚至生死较量中经历各种场景打磨、凝聚人心的过程。 而这种通过残酷竞争锻造价值共识的过程,在人类货币史上也只有黄金和白银经历过。 但是,黄金和白银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数千年,而比特币只用了不到十年。

在笔者看来,这是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的根本原因,也是比特币价格上涨能够创造历史的根本原因。

4. Libra和比特币的区别

Facebook 发行的 Libra 在发行、分配和价值获取方面与比特币完全不同。

1、在发行规则上,Libra的发行量理论上只与Facebook的法币储备有关。 只要有储备,Facebook 就可以发行多少 Libra,只要保证 Libra 与一篮子法币的锚定关系。 因此,发行多少不受任何算法或代码的限制。 在发行时间、发行规则等方面,没有约束和规定。 与比特币不同,每条发行规则都可以在代码中公开查看。

2、在发行规则上,Libra发布后的初始发行看似由Facebook指定的基金会管理,但实际上肯定会围绕Facebook的商业生态进行布局,随着商业利益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不能像比特币那样明确规定:只有第一个算力最强的节点挖出并打包区块比特币诞生的年份,才能获得系统产生的比特币。

事实上,所有的数字货币都是这样的:它们产生的货币在首次分发时,必须直接分发给最先打包区块的节点为系统做贡献。

3、在价值获取方面,Libra的价值来源于指定锚定的一揽子法币。 这是由中心化机构直接介入形成的,因此其价值和信用必须得到中心化机构的充分背书。 按照 Libra 的设计,它的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

1)其锚定的一篮子法币价值;

2)Facebook成立的Libra基金会能否保证Libra和法币的刚性赎回。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Facebook设立的基金会能否保证Libra的刚性支付?

在这一点上,近代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评价。

世界上最有信用的金融资产是美元和美国债券,但这两者真正的信用来自于美国政府。 但由于1960年代政治经济危机造成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无法再承诺1盎司黄金可以兑换35美元,并于2007年废除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70 年代。

美国政府的信用尚且如此,Facebook的基础信用能有多少保障? 作者对此非常谨慎。

Facebook 似乎也考虑到了 Libra 的中心化问题,所以在白皮书中强调 Libra 未来会逐渐过渡到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最终会没有门槛的公链系统。

对此,笔者并不以为然,因为无论Libra如何变化,它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那就是必须随时兑换成一篮子锚定法币。 没有这种严格的支付保证,就无法使用 Libra。 要确保这一点,既要与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也绝对少不了要面对美国政府的监管和相关法律的约束。

Facebook 在瑞士成立了 Libra 基金会,希望利用瑞士的中立性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减轻监管负担和约束。 不过自从Libra白皮书发布后,美国政府不仅在Facebook上进行了多次听证会,还频频向瑞士政府施压。 现在连瑞士政府都认为这个基金会是个烫手山药,时不时要甩锅。

可以预料,一旦监管层认为Libra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将通过各种手段切断Libra与法币之间的支付通道。 到时候,天秤座就会像一艘失去了锚的船,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载着乘客。 它会去哪里。

在比特币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持有者要求比特币具有法定货币的刚性赎回属性。 甚至在比特币与法币发生第一笔交易时,也只是爱好者们试图探索其可能的法币价格。 随之而来的大量比特币交易,更像是外来者突然意识到比特币有“价值”,蜂拥而至放弃法币抢购比特币的行为。

综上所述,Libra 在货币发行、分配和价值获取方面走的是与比特币完全不同的道路。 天秤座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它的未来取决于巨头与监管之间的博弈。 它不能像比特币那样适应野外的残酷环境,在自由野蛮中成长。

5.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的区别

我们还是从货币发行、分配、价值获取等方面进行比较。

我们以美联储为例,假设美联储发行数字美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字美元仍然是美元,只是它以数字形式取代了纸币,其发行者仍然是美联储。

1、在发行规则上,由于数字美元仍然是美元,因此发行规则仍然由美联储决定。 发行多少、发行多少、何时发行,仍然完全在美联储的掌控之中。 发行规则既不透明也不公开,可以随机应变。

2、在分配规则上,数字美元的流向仍然完全由美联储决定。 可以想象,如果再来一次像2008年那样的金融海啸,美联储还是会先把追加的数字美元借给那些发起犯罪的金融机构,到时候借贷效率会因为应用而变得更高的区块链技术。

3、在价值获取方面,数字美元和纸币一样,来自于美国政府的信用背书。 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现在的纸币并没有本质区别,但与现在的货币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央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和控制法定货币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规则。 而流动的方向,借助区块链工具,央行对货币的管控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效率。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苏联曾进行过大规模试验,利用计算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规范国民经济运行。 但由于当时技术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局限性,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1、无法获取海量数据作为计算参考

2. 无法精准控制货币和资源的流向

在 21 世纪,这两个限制似乎正在消失。

言归正传,综上所述,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本质上还是法定货币。 它在货币发行、分配和价值获取方面也与比特币有很大不同。 因此,中本聪提出和痛恨的问题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中依然存在。

6.央行数字货币、Libra和比特币的前景

无论是央行数字货币还是Libra,本质上都是中心化机构发行的货币。

论权威(金融权力)央行数字货币会大于Libra。 如果未来Libra锚定的一揽子货币中的某些法定货币也被数字化,我们也可以说央行数字货币是Libra的锚点。

但是,由于Libra背靠的是Facebook的生态,是一个覆盖20亿人的生态,一旦Libra流通起来,其使用范围可能比今天的一些央行法币更为广泛,将对各国金融体系和金融体系产生冲击。甚至更换它们。 一些弱国的法定货币。 这也是各国将Libra视为敌人的根本原​​因。

从技术上讲,央行数字货币和 Libra 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两者的实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和经济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将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它会给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是,如果Facebook的Libra想要落地,还得和监管机构周而复始、妥协,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容忍和接受的条款。

另一方面,比特币是由去中心化系统生成的货币。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和中心化机构发行的货币其实是两个平行空间,两者没有交集。

我们称中心化组织发行货币的空间为空间A,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所在的空间为空间B。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原本和平的A空间和B空间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进入B空间,但是A空间的掌舵人却不高兴了,开始想方设法的想要得到那些人那些要去B空间的人被拖了回来,除了追击和拦截之外,他们还试图以B的形式在A空间中创造一个可控的C空间。

不过,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B空间会越来越强大,总有一天会与A空间势均力敌。

这或许是哈耶克的终极理想。